中新社北京10月20日電 題:德國華人張彧:文化交流助華人融入主流社會
  作者 陶煌蟒
  “文化交流就是要讓住在國瞭解真實的中國,”全德華人社團聯合會常務主席、德中文化交流會會長張彧表示,只有相互瞭解並理解時,生活在兩種文明下的人才能真正融合一處。
  日前,由德中文化交流會等主辦的“柏林——北京友好新絲路老爺車拉力賽”順利抵京,完成了15000餘公里的全部賽程。作為此次活動的發起人,張彧也帶著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與德國柏林市市長克勞斯·沃維萊特的問候來到現場,並接受了中新社記者的專訪。
  “汽車起源於德國,而在德國,老爺車的收藏更是一種汽車文化,有著極深厚的歷史積澱。”張彧介紹說,把德國民眾的興趣點介紹到中國,再讓車手把沿路的真實體會帶回去,這種身體力行的體驗對兩國民間文化交流十分有利。
  1992年赴德留學的張彧,已在德國生活了20餘年。從2005年起,張彧就產生了從事文化交流事業的想法。她告訴記者,由於部分德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不准確客觀,以致當地民眾難以瞭解到真實的中國,而推動兩國的文化交流就是重要的突破點。
  “日耳曼民族是一個保守嚴謹的民族,對移民族群的遷入需要一定的接納期,因此華人應該主動融入當地,首先讓對方瞭解並理解華人的傳統與文化。”
  張彧坦言,文化是兩種不同文明間達成共識、易獲理解的溝通切入點,在兩國交流中起橋梁基礎性作用,既規避了政治經濟等敏感話題,也加深了彼此的瞭解,可謂精神的安全地帶。
  2005年底,張彧組織了一次德中春節聯歡晚會,邀請德國政界和華人圈中精英,還把兩國迎新的不同節目搬上舞臺,一時間好評如潮。“一臺晚會足以看出德國民眾對中國文化的好奇。”
  2006年,中國導演劉傑攜《馬背上的法庭》進入德國柏林環球電影節,但面臨宣傳費告罄的尷尬處境,張彧主動贊助了這部電影在德國的宣傳。她說,“贊助電影並非為盈利考慮,因為文藝片的回報本就不高,但它卻可以讓德國民眾多一次瞭解中國新形象的機會,也藉此帶動更多華人參與中德文化交流事業。”
  張彧於2008年在柏林成立了德中文化交流會,作為公益組織,她在活動的組織與策劃中定下了“覆蓋面廣且有新意”的原則,她為此解釋說,想要別人關註你,就得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德中文化交流會中的德國當地人已遠遠超過了華人,更多當地民眾也從對中國的好奇轉為了喜愛。
  2014年4月,張彧組織了名為《八種可能路徑:藝術在北京》(簡稱《路徑》)的中國當代藝術展,呈現了23位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她表示,《路徑》就是要打破德國社會對華人以及中國的固有觀念,為他們提供多種角度以瞭解中國藝術的多樣性,呈現一個多元而豐富的中國。
  目前在德國的華人約為10萬,是當地的少數族群,張彧認為華人在融入主流社會方面還有很多潛力需要深挖。“在這個保守傳統的西方文明國家中,華人還應敞開胸懷,多重視溝通與交流,只有讓當地社會接近並接納華人,融入才有更廣的天地。”(完)  (原標題:德國華人張彧:文化交流助華人融入主流社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vggl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