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嘉賓簡介】 趙福宿霧山(西柏坡紀念館館長助理、研究員,著有《西柏坡人物》、《紅色記憶》等)
  【編者按】
  昨日21:25,河南電視臺衛星頻道播出《群眾路線大講談》第十五期節目,東方今報今日刊房屋二胎發播出台本,以饗讀者。
  【主持人】您知道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是哪兒嗎?沒錯,西柏坡。在這裡,中國共產黨完成了由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由革命戰爭到和平建設等一系巴里島列重大的轉折。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西柏坡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意義。
  敵我力量懸殊時我燒烤黨移駐西柏坡
  【趙福山】西柏坡是河北融資省平山縣一個普通的小山村,但周恩來總理稱它是解放全中國的最後一個農村指揮所。是什麼原因和機遇,促使西柏坡和中國革命的命運緊緊地聯繫起來了呢?我們需要穿過時光隧道。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之後不久,延安成為黨中央的駐地,也成為中國革命的領導中心。1947年3月,西安綏署主任胡宗南就奉蔣介石之命,集中了25萬的兵力,向以延安為中心的陝甘寧邊區發動了全面進攻,當時我們陝北戰場的兵力是2.7萬人。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我們黨的主要領導人就踏上了轉戰陝北的路程。
  7月12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成立。1948年5月1日,中共中央移駐西柏坡。
  想獲一億農民的支持瞄準土地問題
  【趙福山】1947年,國民黨的軍隊有373萬人,還武裝到了牙齒,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共產黨的軍隊只有195萬人,活動在鄉村和一些小城鎮。如何動員解放區一億多農民,獲得他們的支持呢?我們需要為農民辦實事,最大的實事就是土地問題。
  1946年5月4日,黨中央發出過一個《五四指示》,核心就是要從減租減息向“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過渡。
  當中央工委確定西柏坡為駐地之後,馬上通知各地,要召開全國土地會議。
  實行土地改革的聲音傳出西柏坡
  【趙福山】1947年的7月17日,全國土地會議在西柏坡村村西頭一塊大平地上正式召開,主席台就是用幾塊布搭的一個布棚,與會的各個解放區的100多位代表和工委機關的同志,坐著小板凳、小馬扎甚至是一塊石頭。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會議上,發出了震驚全中國的聲音,就是制定了“中國土地法大綱”,這是中國幾千年來第一次徹底地要解決土地問題。
  大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消滅封建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明確指出堅持群眾路線,實行土地改革,以人頭平分土地;發展和保護新民主主義經濟。
  翻身農民給主席“送禮”感謝“土地回家”
  【趙福山】翻身的農民得到土地之後,可以說是興奮不已,說這叫“土地回家”了。
  哈爾濱顧鄉區靠山屯農民給主席寫信,表達了他們的心情:主席啊,我們這裡現在翻身了,實行了土改,分了馬,分了地,分了衣服和糧食,現在我們不缺東西了,我們翻身了。那麼你那裡呢,現在到了冬天了,肯定很冷吧?我們給你捎去一件皮大氅、皮帽子、皮襪子,這是翻身的勝利果實,也是我們的一點點心意,請你收下吧。
  今天,這封信仍然在紀念館的展廳裡面展出。
  主席教農民插稻秧幫助西柏坡豐產
  【趙福山】不僅僅在關乎農民利益、土地問題這樣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們黨堅持了群眾路線,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上,也非常註意為群眾著想。
  今天的西柏坡人,都會講主席教農民插稻秧的故事。那是1948年的秋天,有一次主席出去散步,走到東西柏坡交界那一帶,看到一個老鄉在稻田裡幹活,再一看,水稻長得實在不怎麼樣。
  主席問:老鄉啊,你們一畝稻子一年能打多少啊?
  老鄉說:好的時候就是兩石吧,一般年景就是一石五六。一石就是150斤了。
  主席說:你們是怎麼種稻子的?
  老鄉說:就是直接播種。
  主席說:我的家鄉也種水稻,我們是先育秧,後插秧,產量高得多,你們可以試一試。老鄉不知道跟他說話的是毛主席,根本也沒當回事。十年後,主席突然又想起這個事來,馬上指示中央辦公廳給西柏坡寫封信,讓他們派人到河北涿州學習種水稻技術。那以後,西柏坡一帶水稻的產量也大幅提高了。今天,平山的水稻每畝產量在1000斤左右。
  發生在洛陽欒川的借糧證故事
  【趙福山】土改成功,激發瞭解放區一億多農民的積極性,迅速地恢復生產。
  1947年,陳賡、謝富治兵團挺進豫西,要建立豫西根據地。當時有一個168團到了欒川的抱犢寨,那是一個豫西的門戶,但國民黨盤踞著。我們連續幾天作戰,沒有攻下,所帶的這些乾糧、軍糧用完了。
  正好小紅灣村在外面上學的李建吉回家,知道老百姓的隊伍缺軍糧了,馬上動員全家把家裡僅有的1000斤玉米送給了部隊。當然部隊給他打了一個借條。他母親就把這個借條藏到了牆縫裡,以防國民黨迫害。一直到1984年他們的舊房拆遷,才在牆縫裡發現這一張借據。
  後來我得到消息,在2003年1月到欒川,去把這個借糧證徵集到了西柏坡紀念館里。
  西柏坡時期感人的黨群魚水情
  【趙福山】1948年9月12日到1949年的1月底,我們連續組織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消滅國民黨主力部隊154萬多人,大大推進瞭解放戰爭的進程,也決定了中國的命運。
  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離不開後方解放區人民的大力支援。當時解放區流傳著一首民謠:“最後的一碗米拿來做軍糧,最後的一尺布,拿去做軍裝,唯一的老棉襖,蓋到擔架上,最後的親骨肉,含淚送戰場。”
  縱觀西柏坡時期,我們黨和群眾的這種魚水關係,使我們黨和我們的軍隊獲得了源源不斷的力量補充,最終建立了新中國。
  黨中央離開西柏坡之前,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提出了“兩個務必”,說奪取全國勝利,這隻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
  在中國共產黨執政走過60多年的今天,“兩個務必”和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在西柏坡留下的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仍然值得借鑒。
  重要預告
  【主持人】中國共產黨在西柏坡時期的實踐再次告訴我們,誰贏得人民,誰就會贏得中國。下周同一時間,我們繼續講述西柏坡的故事。
  前線將士的浴血奮戰,離不開後方解放區人民的大力支援河南衛視《群眾路線大講談》視頻截圖
  “實行土地改革,以人頭平分土地”的決定震驚了全中國一鍵分享到【網絡編輯:鄭國鋒】【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群眾路線大講談 當年在西柏坡確定“以人頭平分土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vggl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