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小長假,廣州流花湖公園籠罩在一片“關停”聲中。流花粥城、流花茶藝城、西苑小廚、素會被相繼關停。流花湖公園表示,號稱“公園內最高檔”的順峰山莊也將在月內關停,另外三家也將在合同到期時關停。
  由於公園具備了公共產品的性質,它自然要服務於絕大多數人。當我們看到“街坊”最後趕場,為流花粥城告別時,也應該看到,大部分“非街坊”的人群來此公園並非是為了吃喝消費的,而這裡的吃喝場所是占用公共資源併進行謀利的。因此,對公園餐飲項目的徹底清理,不但是執行政府的決定,也符合納稅人的基本利益。
  如此眾多餐飲企業的撤出,必然會留下一大堆“公園遺產”。平時人頭攢動的餐廳,如今大門緊鎖,丟空廢棄,招牌依舊卻好景不再。這種反差一方面會讓市民頓時醒悟當初讓這些企業在公園做生意其實是多麼荒唐,因為它們的確是一種侵占公園的存在物,再華麗也是與這裡格格不入的。但同時,這些建築如果繼續留存而不拆除復綠,難免會引發更多的聯想。
  比如,既然不能做經營性場所,那麼能不能做“非營利場所”?不能做餐飲,能不能賣文房四寶,賣手工藝品?不能做酒樓,能不能做民間博物館?不能做私人會所,會不會做政府機構?深居樹林中的園林建築會不會成為更加隱秘的利益輸送工具?公眾的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哪怕是許多看似非營利的項目,僅僅因為身處流花湖公園這樣的著名景點,身處客流旺盛的地方,也能獲得更多的隱性資源支持。最後,它很可能還是會變成雖然不收費,但依然是服務少數人、服務權力的場所。
  如今流花湖公園最有價值的,恐怕還是那些參天大樹、宜人的林蔭道和大片湖泊。儘管幾十年前,廣州還沒有所謂的生態概念,但是流花湖公園朴素而正宗的園林意境一直聞名遐邇,就連英女王也在這裡親手種下了橡樹。反觀該公園近年來許多錦上添花的造園工程,卻在和樓盤趣味趨同,石板越鋪越多,離生態本質越來越遠。
  如今若餐廳都撤出了,那麼擺在流花湖公園面前的是更值得思考的出路問題。商業化場所的消失,而納稅人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流花湖公園不但要對全民免費開放,把做生意的思維變成做配套,更要讓公園在財源頓失的情況下變得更加美觀,更加有生態感,無疑需要重新反省和規劃。
  耀 琪  (原標題:餐飲走了,流花湖公園如何“補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vgglz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